网上有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 ,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三级文物3867件 。该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料 ,其中线装古籍达3万多册,是自治区级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以及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截至2013年10月数字) 金属器 “布”铭铜桶:高27.1厘米,口径26.2厘米 ,底径22.6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6年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 。盛储器。器身呈圆筒形,上大下小 ,平口、平底、内凹成圈足,底下有浇口痕一道,口沿两侧有半环附耳一对,附耳内又有竖形贯耳。上部刻饰栉纹及勾连雷纹带 ,中部为勾连雷纹带,下部是栉纹带 。腹上部一侧刻有一“布 ”字,当是布山的省文。桶耳下方刻有“十三斤”三字 ,应是此桶自身的重量。其实测重3405克 。 漆鞘铁剑尺寸:长130.2 厘米,宽2.4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6年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武器 ,剑身狭长,中起隆脊,刃薄锋利 ,剑柄细长,呈方柱形,有带角质的脱胎漆剑鞘 。 悬山顶干栏式铜仓:长79.3厘米 ,宽42.7厘米,高37.3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干栏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位于一个平台之上 。下设八根柱子 ,将整座建筑顶离地面。悬山顶,中间有瓦脊,瓦脊前后各铸有对称的十二行瓦垄 ,均作瓦板状,瓦片铸刻清晰。屋檐伸出前壁10厘米,伸出后壁4.5厘米 。房屋前面正中设有双扇门 ,均有门环,可以闭合启动,并设有门槛。门前有走廊 ,围杆为二横一竖式。屋外四壁均有“十”字阴纹装饰 。 浮雕饰铜钟:通高68.5厘米,甬长20.5厘米,铣间宽33.5厘米 ,舞间宽21.4厘米,重34千克。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时期,1958年广西横县镇龙那桑村出土。此钟称为“浮雕饰铜钟 ”,鼓部饰窃曲纹 ,正面鼓部左右两侧在窃曲纹地之上附以浮雕式装饰物(似螭),这种作法在别处未见,似为本地铸造的证据 。钲 、篆间、舞面饰雷纹和斜角雷纹 ,以二层乳钉纹为界格,栾边和篆间饰水波纹三道。此钟器体厚重,有似特钟。正面观几成矩形 ,从整体形态看,应是西周时期的作品 。 龙首柄铜方匜:通长38.8厘米,通宽25.5厘米 ,高10厘米,底12.5×13.5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1年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水器。器身方形 ,上大下小,为三阶梯式,平底,器底之下有四乳足 ,两侧有兽面衔活环 。流作龙首前伸状,张口,中空 ,水可注出。器表素面无纹。 陶瓷器 民国钦州紫砂折枝白梅纹茶壶:通高12.50厘米,口径5.50厘米,底径8.0厘米 ,民国时期 。盖,拱圆;顶,珠钮;壶 ,圆口,曲流,弯柄 ,圆腹,平底浅圈足。壶腹以白泥装饰纹样,绘折枝白梅并提写“甲子年季夏月于古安州作”。器底钤方框印阳文楷书“美珍” 。 “丁未岁 ”款六格席地团花瓷印花碗模:高9.1、面径15.8 、柄径5.8厘米,宋代时期 ,1991年北流县岭垌窑址出土。印模为实体白瓷质呈带柄蘑菇状。印顶端平,印刻阴纹,印顶展平 ,面壁划分六格,格内和顶部各为席地团花纹 。印背铭文 “丁未岁(公元1279年)孟冬一日立”。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高21.60厘米,口径9.20厘米 ,底径12.10厘米,清康熙年间。器呈筒形,平口直壁 ,玉璧形底足 。器外壁以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全文,其字体规整俊朗,于文章末处书釉里红“熙朝传古 ”篆体方章。底心施白釉 ,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清雍正斗彩团菊纹碗:高6.90厘米,口径14.30厘米,足径5.10厘米。清雍正时期 。侈口,微弧腹 ,下腹渐收,平底,圈足。器胎质细白坚致。该碗的装饰沿用了明代宣德斗彩工艺 ,即釉下青花釉上彩 。于外壁绘团菊纹,间以朵花连枝蔓叶。底部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双圈款。
此器别致秀巧,所用黄、红、绿 、紫四彩与青花各显艳丽 ,其绘画笔触细腻,气韵柔和雅致,为雍正斗彩的精品 。 玉石器蓝水晶串珠:长1.5-3厘米 ,西汉时期,广西合浦县望牛岭M1出土。佩饰品,浅蓝色,有六粒蓝水晶串珠 ,透明,有玻璃光泽。四粒为六棱柱形,大小不一,两端截平 ,有对钻孔;其中一粒两端饰凹弦纹,中间有两道凹槽;另二粒为不规整扁柱形,两端截平 ,有对钻孔 。 明代兽耳玉炉:高5厘米,足4.7厘米,口径6.5厘米。此玉炉有双兽耳 ,侈口束颈鼓腹式,炉腹上有两个兽面纹,圈足。 清蟹形青玉带扣:长8厘米 ,高4.5厘米,镂雕一活蟹,抓一稻穗 ,背有二圆钮,玉质细润 。 民国碧玉盤枝佛手洗:高2厘米、长14厘米、宽9.5厘米。佛手果 、叶及蝙蝠连成一体的玉雕,佛手叶形成盘,并附有一蝙蝠 ,大佛手果掌心中空,其中有四指折断,该玉雕构图新颖。 清镂雕寿字白玉嵌件:长4.5厘米、宽4厘米。白色 ,椭圆形,板状镂雕双夔环抱篆寿字,玉质滋润 。
铭文释读如下 ,从右往左竖读:
第一列: 戡征商隺,初岁乾戌。
第二列:簋:种孽始生商,辛未。
第三列:?王初 ,兰出芽,易生,使穗
第四列:凋 。用作稙候宝尊彝。
?释义:刺入田地土壤内部估测阳气状况是否到达极限 ,初岁阳气泯灭。簋礼:“种子萌芽始生墒情,万物辛生,万物皆成,有滋味 。年初 ,黍稷等早种植物发芽,(夏季)蔓延生长,(秋季)使谷物成熟 ,果实剥落。 ”用其作为早种植物侯岁宝尊礼器。
————————————————————————————————————————
利簋,春秋早期秦国青铜器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乡 ,窖藏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利簋通高二十八厘米,口径二十二厘米 ,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重珥 ,方座圈足,圈足下附带方座 。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底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 ,四隅饰蝉纹,簋腹内底铸铭文四行33字。为春秋早期秦国侯岁礼器。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莲]投稿,不代表洁臣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net/jiechen/137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洁臣号的签约作者“南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