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

网上有关“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是的 ,三国时期,作战用的武器和盔甲主要是铁,但在部分地区仍在使用青铜。

某些将领可以用到陨铁制造的天然合金钢武器,古代利用钢铁铸造的武器 ,是冷兵器的一种。始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以至火器发明的漫长时期 。主要包括铁剑、铁杖 、铁锥、铁鞭、铁锏 、铁枪等。随着炼钢术的不断进步,铁兵器的质量和形制及种类也不断发展、完善 ,其形状逐渐趋于统一和定型 ,但性能仍没脱离近战的以直接杀伤为主的范围。铁兵器直到火器出现并发展后才逐渐消亡 。

三国时期的武器

1,铠甲

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铠,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 ,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还记得丞相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 ,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

2,盾

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橹大 ,都是一东西,一般是木制,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 。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太重 。小盾也有 ,叫啥“钩镶”之类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 ,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 。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

至于大盾 ,是先秦时吴地的比较有名,所以也叫“吴科 ”,屈原楚辞里有句“操吴戈”有人认为就是“吴科”之误。

3 ,刀剑

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 。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120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 。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 ”应该算是长匕首吧。

4,戟

三国的重头兵刃 ,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 ,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 。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钩。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十余矛摧 ”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另外三国人多以短戟护身 ,孙权投虎,刘备砸说赵云坏话的,董卓砸吕布 ,都是它 ,可见其广泛应用 。而且用短戟还是高超的武艺“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 ,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 ,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 ”——《曹丕传》

5,矛槊

和戟长度啥的差不多 ,就是一木棍插上各种头 。最长的矛是东夷传里记载的三丈的矛,估计是用来破骑兵的,骑兵列阵平矛冲锋威不可当 ,散战戟有利。

6,弓弩

计量单位分斤(0.2228公斤),钧(三十斤) ,石(120斤与普通度量衡不同)三级 ,一般弓用斤,弩用钧,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 ,诸葛弩失传,大残念 。骑兵也有专用弩,实物已经出土。后汉三国善于弩射的就陈王刘宠一个 ,左右开弓的象董卓之类

的也是猛人。便弓马的就忒多了 。最重视造弩的当然是蜀汉连制造人都要刻上名字以追查责任。至于剑当时基本不算兵器了,就是无聊文人装风雅的东西,也就是曹丕、鲁肃有钱有闲的才练。至于练好了好象也是门技术 。

7 ,抛石装置

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抛石车,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抛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中堆土成山 ,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 ,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抛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 。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 ,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 ,威力惊人。

8,骑兵

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 。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 、蜀两国的恶梦 。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 ,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跪求杜甫《壮游》诗的整体译文和赏析。

《狼》的作者蒲松龄(1640年-1715年 ,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是中国清代志怪小说作家,字留仙,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族裔有争议),世称“聊斋先生” 。

蒲松龄平时喜好收集怪异的民间故事 ,死后以短篇故事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 ,塑造了诸如聂小倩、青凤、婴宁和莲香等不少有代表性的狐仙和女鬼艺术形象。蒲松龄热衷于求取功名,但科举成绩并不如意,创作《聊斋志异》除了满足猎奇趣味 ,也成为他寄托个人思想的方式。

康熙九年(1671年)八月,蒲松龄在江苏省宝应县为同乡进士孙蕙做幕僚,后随往高邮 ,一年后回家乡,居家曾随缙绅高珩 、唐梦赉游崂山 。十二年在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蒲松龄辞别毕家石隐园绰然堂,其间教学近40年 ,直到71岁以老归家。康熙五十四年病逝,一生颇不得意 。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影响:

蒲松龄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 、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 、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他曾写了14种俚曲 。

《聊斋志异》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诗 ,《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

后多家竞相翻印,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谐铎》《新齐谐》《夜雨秋灯录》等模拟之作纷纷而起。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一部笔记小说 。该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 ,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 。

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其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 ,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 、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 ,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 ,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 ,阖庐丘墓荒 。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 ,抚事泪浪浪 。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 ,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 ,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 ,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 ,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 ,西归到咸阳 。

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天子废食召 ,群公会轩裳 。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 。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杜曲晚耆旧 ,四郊多白杨。

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 。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国马竭粟豆 ,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 ,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 ,少海旌旗黄 。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 ,胡兵更陆梁 。

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 ,下悯万民疮 。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

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 ,宇县复小康。

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 。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 ,羽翮困低昂。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 ,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 ,才格出寻常 。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38 ·

作品赏析

鹤曰:当是大历元年秋作。诗云殊方,指夔州也 。上章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故拈昔游为题 ,此章,“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 ,当拈往游为题。若作壮年之游,何以首尾兼及老少事耶?壮字疑误。

往者十四五①,出游翰墨场② 。斯文崔魏(原注崔郑州尚 ,魏豫州启心)徒③,以我似班扬④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⑤。九龄书大字⑥ ,有作成一囊⑦。性豪业嗜酒 ,嫉恶怀刚肠⑧ 。脱落小时辈⑨,结交皆老苍⑩。饮酣视八极(11).. ,俗物多茫茫(12).. 。

(先叙少年之游 。公生而颖异 ,豪迈不羁,于自叙见之。)

①阮籍诗:“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②古诗:“粲粲翰墨场 。”③《唐科名记》:崔尚 ,擢久视二年进士。《会要》:神龙三年,才膺管乐科,魏启心及第。④班扬 ,谓班固、扬雄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文蔽班扬。 ”⑤《南史》:郑灼梦遇皇侃,侃曰:“郑郎开口。”侃因吐灼口中,自后义理益进 。⑥又:刘穆之谓宋武帝曰:“公但纵笔为大字 。”⑦赵壹诗:“不如一囊钱。 ”⑧《绝交书》:“刚肠疾恶 ,轻肆出言。”⑨《语林》:周尚,崇尚老庄,脱落名教 。孔融《荐祢衡表》:“脱略公卿 ,跌宕文史。”《晋书·周传》:时辈亲狎 ,莫能亵也。⑩乐毅书:“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 。 ”陆机《叹逝》诗:“雅发成老苍。”(11)《列子》:挥斥八极。(12)俗物,见九卷 。

东下姑苏台① ,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②,不得穷扶桑③。王谢风流远④,阖闾丘墓荒⑤ 。剑池石壁仄⑥ ,长洲芰荷香⑦。嗟峨阎门北⑧,清庙映回塘⑨。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⑩ 。蒸鱼闻匕首(11)..  ,除道晒要章(12).. 。枕戈忆勾践(13).. ,渡浙想秦皇(14).. 。越女天下白(15).. ,鉴湖五月凉(15).. 。剡溪蕴秀异(16)..  ,欲罢不能忘(17).. 。

(此叙吴越之游。要章以上,吴门古迹,枕戈以下 ,越中胜境。)

①《越绝书》:阖闾起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 。②《后汉·王常传》:至死无遗恨。③《山海经》:大荒之中喝谷 ,上有扶桑。④王戎、谢安辈,乃东晋名族 。张注庾信文:“风流则王昉 、谢脁。”⑤《越绝书》: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葬以盘郢鱼肠之剑。葬三日 ,白虎踞其上,号曰虎丘 。《吴越春秋》:遂保丘墓。⑥《一统志》:虎丘山,一句海涌峰 ,上有剑池、千人石、生公说法台。剑池,在虎丘,池上有石壁 ,高数丈 。⑦《吴越春秋》:走犬长洲 。《吴郡图经》:长洲苑,在县西南七十里。《字林》:楚名菱曰芰。《国语》“屈到嗜芰 ”,是也 。《尔雅》释:河东人呼荷为芙蓉 ,北方人便以藕为荷。⑧张载侍:“嵯峨似荆巫。 ”《吴越春秋》:阖闾欲西破楚 ,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复名破楚门 。陆机《吴越行》:“阊门何峨峨 ,飞阁跨通波。”⑨《诗》:“於穆清庙。”《吴郡志》:太伯庙,东汉永兴二年,太守糜豹建于阊门外 。《史记注》:太伯冢 ,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其庙在阊门外 ,正与冢相近。旧注指孙皓父和之庙,谬甚。《越绝书》:洋中塘,去县二十六里 。谢脁哀文:“回塘寂其已暮兮。 ”⑩《杜臆》:泰伯让而世好争 ,故抚往事而堕泪。傅季友表:“抚事永念 。”《楚辞》:“沾余襟之浪浪 。”(11)《刺客传》:吴公子光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进之以刺王僚。僚死 ,光自立 ,是为阖闾。(12)《朱买臣传》:会稽闻太守至,发民除道 。入吴界,见其故妻 ,妻夫治道,买臣呼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要章 ,谓太宗章印。《西京杂记》: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绶,还至舍亭 。崔湜诗:“郡邪忽腰章。 ”(13)朱注枕戈待旦 ,此刘琨语,乃借用之。前秦玉永檄文:“枕戈待旦,志雪大耻 。”鹤曰:《九域志》:苏州 、会稽 ,俱有勾践庙。(14)《秦本纪》:始皇浮江下,观藉柯,渡海渚 ,过丹阳 ,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 ,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15)宋之问诗:“越女颜如花 。”李白《越女》诗:“玉面邪溪女,青蛾红粉妆。一双金齿屐 ,两足白如霜。 ”(16)任昉《述异记》: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因得名 ,今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 。《会稽记》:汉顺帝永和间 ,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 。(17)《九域志》:越州东南二百八十里有剡县,具有剡溪。《一统志》:剡溪 ,在嵊县县治南。《古今注》:莲 ,花之最秀异者 。(18)陈琳诗:“载欢载笑,欲罢不能。”

归帆拂天姥①,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 ,目短曹刘墙② 。忤下考功第③,..独辞京尹堂④。放荡齐赵间⑤,裘马颇清狂⑥。春歌丛台上⑦ ,冬猎青丘旁⑧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⑨。射飞曾纵鞚⑩,引臂落(11).. 。苏侯(原注监门胄曹苏预)据鞍喜(12)..  ,忽如携葛疆(13)..  。

(此叙齐赵之游。归帆,自吴越而返河南。放荡,自长安而往齐赵 。乡贡上京 ,在开元二十三年,时公年二十四矣,故云中岁 。旧乡 ,指河南 ,公居河南巩县也。气摩垒,欲相敌。目短墙,欲俯视 。)

①谢灵运诗:“瞑投剡溪宿 ,明登天姥岑。”《吴越郡国志》:天姥峰,与括苍山相连。白居易《沃州山记》:东南山水,越为首 ,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 。②屈原、贾谊 、曹植 、刘桢,汉魏才人。《汉书》赞:贾山自下劘上。《左传》:“致师者 ,御靡旌摩垒而还 。 ”《杜臆》:短墙,犹云及肩之墙。③试不中式者曰下第。《唐书》: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 ,送之尚书省 。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既至省 ,由户部集阅 ,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唐摭言》:俊秀登科,比皆考功主之 。开元二十四年,廷议省郎位轻 ,不足以临多士,乃诏礼部侍郎专之 。④张衡《西京赋》:“封畿千里,统以京尹。”《汉书》:内史 ,周官,武帝更名京兆尹。《高士传》: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 。⑤《新书》:甫客游吴、越、齐 、赵间 ,举进士不第。⑥《魏都赋》:“仆党清狂。”⑦《汉·高后传》:“赵王宫丛台灾 。 ”颜师古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本六国时赵王故台 ,在邯郸城中。 ”⑧《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寰宇记》:青丘,在青州千乘县,齐景公田于此 。⑨梦弼曰:皂枥林、云雪冈 ,皆齐地。《列子》:孔子曰:“争鱼者濡 ,逐兽者趋。”⑩《北史》:侯景好乘小马,弹射飞鸟 。纵鞚,放辔疾驰也。(11)《南都赋》:仰落双。(12)《后汉书》:马援据鞍顾盼 ,以示可用 。(13)《晋·山简传》: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

快意八九年①,西归到咸阳②。许与必词伯③ ,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④,奏赋入明光⑤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⑥。脱身无所爱⑦ ,痛饮信行藏⑧。黑貂宁免敝⑨,斑鬓兀称觞⑩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 ,日觉死生忙(11).. 。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12)..  。国马竭粟豆(13).. ,官鸡输稻粱(14).. 。举隅见烦费(15)..  ,引古惜兴亡(16).. 。

(此叙长安之游 ,公游齐赵,在开元二十五年,其再赴咸京 ,在天宝五载,时相去九年矣 。词伯,指岑参、郑虔辈。贤王置醴 ,指汝阳王琎也。公献《三大礼赋》在天室十载,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 ,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 ,此见天子群公时也 。脱身,言不与仕籍 。信行藏,谓得失任之于命 ,黑貂六句 ,自叹穷老。朱门六句,有慨朝事。倾夺罹殃,如林甫之诛逐贵臣 ,国忠之构陷王琎是也 。梦弼曰:舞马衣文采,饲以豆粟。五坊有斗鸡,民输稻粱以供养 ,此皆明皇侈心自恣也。举此一隅,则当时烦费可知,故尝引古伤今 ,而有兴亡之虑焉 。)

①曹植《与吴质书》:“贵且快意。 ”建安初荆州童谣:“八九年间始欲衰。”②《诗》:“谁将西归 。”③任昉《王俭集序》:“弘奖风流,许与气类, ”《论衡》:“文词之伯。”④《邹阳传》:“何王之门 ,不可曳裾。”楚元王敬穆生,置醴以代酒 。⑤汉太初四年,起明光殿。⑥陶潜诗:“驳役无停息 ,轩裳逝东崖。 ”⑦《史记·项羽纪》:“脱身独骑 。”⑧《世说》:王孝伯曰:“但得常无事 ,痛饮读《离骚》 。”《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 ”⑨苏季子黑貂裘敝,注别见。⑩《秋兴赋》:“斑髩彪以承弁 。”《杜臆》:斑鬓称觞,知古人亦庆寿矣。张正见诗:“称觞溢绮筵。”(11)杜曲 ,公故里,耆旧渐已丧亡,则己之坐居上列者 ,日觉生死路迫矣 。从外视内,位上者坐深。陈师道诗“坐下渐多人 ”,不知杜句蕴藉。耆旧名臣 ,见《汉·萧育传》 。(12)《解嘲》:“客欲朱丹其毂,不知一跌赤吾之族。 ”王绩诗:“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嵇康诗:“权智相倾夺 。”《北征赋》:“我独罹此百殃。 ”(13)《考工记》:“国马之辀。”注:“国马 ,谓种马 。”(14)江淹《翡翠赋》:“鸡骛以稻粱致忧 。 ”(15)《三都赋序》:“聊举其一隅。”《赵充国传》:转运烦费。(16)《新序》:叔孙通称说引古 。《书》:“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道罔不亡。”

河朔风尘起①,岷山行幸长②。两宫各警跸③ ,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④ ,少海旌旗黄⑤。禹功亦命子⑥,涿鹿亲戎行⑦。翠华拥吴岳⑧,貙虎啖豺狼⑨ 。爪牙一不中⑩ ,胡兵更陆梁(11).. 。大军载草草(12).. ,凋瘵满膏盲(13).. 。备员窃补衮(14).. ,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 ,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15),..廷净守御床(16).. 。君辱敢爱死(17).. ,赫怒幸无伤(18)..  。圣哲体仁恕(19)..  ,字县复小康(20).. 。哭庙灰烬中(21).. ,鼻酸朝未央(22).. 。

(此叙奔赴凤翔,及扈从还京事。河朔 ,谓禄山起兵 。岷山,谓明皇幸蜀。两宫相望,玄肃父子异地也。朱注崆峒在西 ,少海在东 ,言东西皆用兵也 。旧注以太子属少海星,指广平俶为元帅,恐非。命子 ,上皇禅位。戎行,肃宗亲征 。翠华,天子葆羽。螭虎 ,灵武诸将。卢注一不中,指陈涛斜之败 。载草草,指清沟之溃。凋瘵 ,民力困疲也。备员以下,自述拾遗始末 。公疏救房琯,帝怒不测 ,赖张镐营解,故云“赫怒幸无伤 ” 。哭庙,痛国遭乱。酸鼻 ,畏己罹罪。)

①河朔 ,河北地 。《周书》:“我卜河朔黎水。”《前汉·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②《家语》:“江始于岷山 。 ”《三辅黄图》:汉修饰长杨宫,以备行幸。③扬雄《酒赋》:出入两宫。《史·三王传》:“出称警,入称跸 。”注:“警 ,戒肃也。跸,止行人也。”④古诗:“微阴盛杀气 。 ”⑤《淮南子》:九州之外有八殡,东方曰太渚 ,曰少海。《唐书·东夷传》:流鬼,直黑水东北,少海之北 ,三面皆阻海。旌旗黄,僭用天子旗帜也 。⑥《左传》:“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 ”命子 ,即传子也。⑦《帝王世纪》: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诗》:“以启戎行 。”⑧张衡《西京赋》:“吴岳为之陀堵。”《正异》:吴岳在扶风。卞圜云:在陇州 。⑨《史记》:周武王誓众曰:“如虎如罴,如豺如螭。 ”后汉杜笃《论都赋》:“虓怒之旅,如虎如螭。”何晏《刀铭》:“用造斯器 ,螭虎是斩 。”此螭虎二字所自出。杜预《左传注》以螭为山神兽也。今按:蛟螭固不能食豺豹狼 ,即螭魅亦岂能吞噬猛兽?据《列子》,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豺貙虎为前驱 。陆佃曰 ,虎五指为貙。当作貙虎为是。⑩《诗》:“祈父,予王之爪牙 。 ”陈琳檄:“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11)陈子昂诗:”胡兵屯塞下。 ”《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陆梁。”《西京赋》:“怪兽陆梁 。”(12)《诗》:“劳人草草。 ”(13)凋瘵 ,注别见。膏肓,注见《八哀》诗 。(14)《秦本纪》: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15)流书·史丹传》:元帝欲易太子 ,丹闻上独寝,直入卧内,伏青蒲上泣谏。应劭曰:以青规地曰青蒲 ,非皇后不得至此 。服虔曰:以青缘蒲席也。孟康曰,以蒲青为席,用蔽地也。(16)洙曰:王陵面折廷净 。《晋书》:卫瓘托辞坐帝床前。(17)《国语》:“主辱臣死。”《檀弓》:“申生不敢爱其死 。”(18)《西京赋》:“武士赫怒 。 ”《孟子》:无伤也。(19)《左传》:“并建圣哲。 ”《王命论》:“宽明而仁恕 。”(20)秦之罘山石铭:宇县之中 ,承顺圣意。《诗》:“迄可小康。”(21)曹冏《六代论》:“宗庙俱为灰烬 。 ”(22)《后汉·公孙述传》:光武曰:“闻之可为酸鼻。”汉有未央宫。

小臣议论绝① ,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②。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③。之推避赏从 ,④渔父濯沧浪⑤ 。荣华敌勋业⑥,岁暮有严霜⑦。吾观鸱夷子⑧,才格出寻常⑨。群凶逆未定⑩ ,侧伫英俊翔(11)..  。

(此叙贬官以后,久客巴蜀之故 。议论绝,不复献言矣 ,老客殊方,领起全段。郁郁二句,客居之况。秋风二句 ,客居之景 。之推以下,伤己而兼以慨世,乃客居之感。托身世外 ,等于之推 、渔父 ,彼瞥眼荣华,何足羡乎?必得范蠡其人,始可救乱而济时也。卢注谓鸱夷子乃思李泌 ,时泌归衡山,犹范蠡之适五湖 。此篇短长夹行,起十四句 ,即以二十句间之。次十六句,即以二十二句间之。后二十六句,又以十四句收之 。参错之中 ,自成部署。)

①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②毋丘俭诗:“但当养羽翮 。 ”宋子侯诗:“花叶正低昂。”③陆机诗:“江篱生幽淆,微芳不足宣。淑气与时陨,余芳随风捐 。”④介之推 ,注别见 。⑤《屈原传》:渔父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 ”云云。《杜臆》:荣华胜于勋业,鲜能令终 ,如严霜之杀草。⑥班固《答宾戏》:“朝为荣华 ,夕为憔悴 。”潘岳诔文:“名器虽光,勋业未融。”⑦苏武诗:“晨起践严霜。 ”⑧《货殖传》: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 。师古曰:“言若盛酒之鸱夷 ,多所容受,而可卷怀。”⑨才格,谓才能品格。⑩孔融上书:“王师电掣 ,群凶破殄 。”(11)前汉王褒颂,“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 ”刘克庄曰:此诗押五十六韵 ,在五言古风中,尤多悲壮语,虽荆卿乏歌 ,雍门之琴,高渐离之筑,音调节奏不如是之跌宕豪放也。

王嗣奭曰:此乃公自为传 ,其行径大都似李太白 。然李一味豪放。公却豪中有细。又云:观其吴越齐越之游 ,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晚岁诗律转细 ,自弃前鱼耶 。

篇中扬字浪字,韵脚重拈,但字同义异 ,不妨互见,若字异义同,却不可用矣 。杜集中 ,叙天宝乱离事凡十数见,而语无重复,其才思能善于变化。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关于“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春雁]投稿,不代表洁臣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net/jiechen/743.html

(18)
春雁的头像春雁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春雁的头像
    春雁 2025年09月23日

    我是洁臣号的签约作者“春雁”

  • 春雁
    春雁 2025年09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春雁
    用户092311 2025年09月23日

    文章不错《三国时期最好的武器是铁器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