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

网上有关“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细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入药主要有祛风散寒的作用,一般风寒感冒的治疗主要就是解表散寒 ,所以细辛多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我们在感冒之后也可以直接用细辛熬药治疗,细辛也被用于各种中成药 。那么 ,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细辛有哪些药用功效?

细辛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 、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全草。前两种习称“辽细辛 ”,主产于东北地区;华细辛主产于陕西 、河南、山东、浙江等省。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切段 ,生用。

药性辛,温。有小毒 。归肺 、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温肺化饮。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 、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 ,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 ,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 ,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 、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头痛 ,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 ,上达巅顶 ,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 ,尤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 、痹痛等多种寒痛证。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 ,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证因脉治》);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 ,常与川芎、白芷 、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 ,又当配伍川芎 、麻黄、附子,如细辛散(《普济方》)。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者 ,又当配伍生石膏 、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若龋齿牙痛者 ,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 、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 ,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

3.鼻渊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 ,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 ,常用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 、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4.肺寒咳喘。本品辛散温通 ,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 、温化痰饮药同用 ,以主治风寒咳喘证 ,或寒饮咳喘证 。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 ,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 ,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 ,可配伍茯苓 、干姜 、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 ,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鉴别用药细辛、麻黄、桂枝皆为辛温解表 、发散风寒常用药,均可用治风寒感冒。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主治风寒感冒重证;桂枝发汗解表作用较为和缓 ,凡风寒感冒 ,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用之;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 ,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但散寒力胜,适当配伍还常用治寒犯少阴之阳虚外感 。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 ,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 ,死肌。明目,利九窍。”

2.《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 ,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

3.《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府之寒 ,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 ,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佐荆 、防能散诸经之风,佐芩、连、菊薄 ,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解诸郁热最验也。 ”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 、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另含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消旋去甲乌药碱 、谷甾醇、豆甾醇等 。

2.药理作用:细辛挥发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 、抗炎 、镇静、抗惊厥及局麻作用;大剂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显示一定毒副作用 。体外试验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及黄曲霉素的产生 ,均有抑制作用。华细辛醇浸剂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 、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强,系致癌物质,高温易破坏。

3.临床研究: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用细辛10g,加水1000ml,煎煮5~10min ,取液60ml,分3次口含 、漱口,每次10~15min ,漱后吐出 ,不可吞咽入胃。溃疡面愈合后即可停药,最多用药2周(中国民间疗法,2000 ,8(11):44) 。②治疗阳痿,用细辛5g,韭子7.5g ,加开水200ml浸泡10min后,当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忌房事(时珍国药研究 ,1998,9(3):204)。③取细辛叶适量,用75%乙醇浸湿 ,揉搓成团塞健侧鼻孔,以舒适为度,也可取细辛、冰片等量研末 ,用纱布裹紧塞健侧鼻孔 ,每日1次,连用1~2周,对中风后遗症言语蹇涩的患者 ,应用本法以散寒通窍,醒神益脑(中医函授通讯,2000 ,19(6):49) 。④用细辛1.5g,川乌3g,急性子0.9g研极细末,涂于齿根 ,3min后即麻木,用于牙科麻醉(中医杂志,1993 ,(7):391)。另有用细辛等治疗心动过缓、癫痫 、梅尼埃病、不射精、睾丸肿痛 、女性不孕、荨麻疹等。

4.不良反应:大剂量细辛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随意运动和呼吸减慢,反射消失 ,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另外 ,细辛对于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过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 、烦躁 、出汗、颈项强直、口渴 、体温及血压升高、瞳孔轻度散大、面色潮红等,如不及时治疗 ,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 ,最后死于呼吸麻痹。细辛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直接吞服单方的散剂用量过大,二是较大剂量入汤剂煎煮时间过短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方能保证用药安全 。细辛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 、洗胃;有痉挛、狂燥等症状时 ,可用安定或巴比妥钠;尿闭时导尿或口服双氢克尿塞。

细辛功效

(1)平喘祛痰

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

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

(2)镇静镇痛

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

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 、自主活动减少 ,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 ,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 。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3)降温解热

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 、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

(4)抗炎抗过敏

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 、蛋清 、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

(5)强心

细辛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离体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兔 、脉鼠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犬实验性心源性休克 ,细辛能提高其平均动脉压、左室压峰值和冠状血窦流量等作用 。

(6)抗菌抗病毒

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 、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7)局部麻醉

50%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 ,作用可逆 。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挥发油有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可用于临床上的局部麻醉。

关于“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凌雪]投稿,不代表洁臣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net/jiechen/1562.html

(5)
凌雪的头像凌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凌雪的头像
    凌雪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洁臣号的签约作者“凌雪”

  • 凌雪
    凌雪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细辛是一种...

  • 凌雪
    用户092803 2025年09月28日

    文章不错《细辛入药有什么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