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

网上有关“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翁贝托·艾柯(UmbertoEco),意大利人 ,生于1932年,现居米兰,执教于波罗尼亚大学 。他是享誉国际的作家 、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 、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出版过140多部著作 ,横跨多个领域,都有经典性的建树,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被誉为“当代达·芬奇”。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 ,知识分子都以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

译者简介

彭淮栋,生于1953年,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人 ,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肄业,曾任出版公司编辑 ,现任报纸编译。译文以典雅著称。部分译作:《俄国思想家》、《现实意识》、《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 、《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

鲁迅是复杂的,以致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不同的鲁迅。在左派眼里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在右派眼里他一位具有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立场的启蒙者。近十几年来他被各种主义阐释出来的版本不下几十种 。鲁迅的复杂在给后人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给后人留下一个难题: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贯穿于他迅一生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这是弄清鲁迅是否被利用的首要问题 。

在鲁迅作品的阅读中,我常常思考:鲁迅跌跌撞撞,树敌无数的一生曾经信过多种主义 ,然而是什么精神力量使他一生都能够独自地面对各种黑暗组织、流氓小人,伤痕累累还要“横站”着呢?跟敌人作战需要勇气,跟同人作战更需要勇气 ,而鲁迅做到了。他晚年跟周杨为首的党中央代表决裂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是什么精神力量使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在思考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鲁迅是一个一生都能够用独立自由的思维去观人察事的文人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鲁迅的一生的写作姿态的话,再也没有比“独立 ”这个词更恰当的了 ,五四时期与封建制度文化作战如此,晚年加入左联,成为左派也是如此。“独立”使他的批判能够超脱在意识形态与政权体制之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批判主义者。可以想象如果鲁迅活着 ,那时他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独立的批判精神是鲁迅思想体系中最精华的部分,是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这种品质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左翼知识分子最其缺乏的。

正如钱理群先生说的那样 ,鲁迅的中心思想是“立人”,追求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也就是反对对于人的奴役。他对任何奴役人的思想、意图都有高度的警惕③ 。独立的精神使鲁迅游离于体制之外。他对于任何权力体制是高度警惕的 ,即使对待进步革命的政党也是如此。他认为当以推翻人的奴役为宗旨的革命转化成一种体制后,同样会产生一种压迫人奴役人的力量 。因此在对待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他有极度清醒的认识(可惜这种认识未能影响到此后进入左翼体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在他的《革命时代的文学》 、《文艺与革命》 、《革命文学》、《文艺与政治的歧途》等文章中 ,他的这种认识得到了清晰地反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这篇在上海暨南大学的演讲发表于1928年④,对文艺家、革命家 、政治家微妙关系的精辟论述,几十年来无出其右 。

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 ,鲁迅开篇论述到的是文艺、革命、政治的初始关系,他说:“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 ,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 。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 ”作为一个文艺家 ,鲁迅和当时进步的革命政党的立场是一致的,不安于现状,对社会的美好憧憬 ,要前进,不满一切奴役人的思想和制度。而政治家既执政者,角色恰好相反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是要维持现状的 。等到社会形势变得复杂时,“文艺也起来了,和政治不断地冲突;政治想维系现状使它统一 ,文艺催促社会进化使它渐渐分离;文艺虽使社会分裂,但是社会这样才进步起来。文艺既然是政治家的眼中钉,那就不免被挤出去。外国许多文学家 ,在本国站不住脚,相率亡命到别个国度去;这个方法,就是“逃” 。要是逃不掉 ,那就被杀掉,割掉他的头;割掉头那是最好的方法,既不会开口 ,又不会想了。”鲁迅的分析是精辟准确的,后来他成了当时进步革命政党***的朋友,成了执政党国民党咬牙切齿的敌人 ,就是这种意识的缩影。

但鲁迅更清醒的地方 ,表现在比别人想得更深更远 。他把思维伸向革命成功后,革命家变成政治家,思想变成体制之后。他说:“革命成功以后 ,闲空了一点;有人恭维革命,有人颂扬革命,这已不是革命文学。他们恭维革命颂扬革命 ,就是颂扬有权力者,和革命有什么关系? ”鲁迅早已看破了政治与革命这层微妙的关系,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的立场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他的独立批判精神使他能够摆脱政治集团与体制权力眼光的束缚,真正从民本主义出发。他对权力和权力者的批判,是不论革命前革命后 ,不论新社会旧社会的。相对于鲁迅的真批判,在左翼极其流行的表面在颂扬革命,其实是变相的“歌功颂德 ”的批判是伪批判 。鲁迅在批判伪革命文学的同时 ,又意识到在革命成功后 ,以独立的姿态凭着良知说话的文人,仍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他说:“这时,也许有感觉灵敏的文学家 ,又感到现状的不满意,又要出来开口。从前文艺家的话,政治革命家原是赞同过;直到革命成功 ,政治家把从前所反对那些人用过的老法子重新采用起来,在文艺家仍不免于不满意,又非被排轧出去不可 ,或是割掉他的头。”鲁迅所揭示的不仅是当时的事实,他揭示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一条不变的历史规律 。这条规律喜欢读史的人是明了的。

在曼海姆 、萨义德等人知识分子论中,独立性与批判性是精英知识分子所不能或缺的 ,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纯粹知识分子。启蒙性、独立性、批判性是他一生坚守的人生信条 。出于对进步革命的向往,他在晚年加入左联,但他对体制与权力始终是有距离的 ,他对左联***周扬的厌恶与蔑视 ,可以看做是他独立意识的表现。同为知识分子,周扬 、郭沫若这些人跟鲁迅有着质的区别。在得到某些权力满足之后,这些知识分子就可以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 ,做政治的留声机,政党的喇叭,搞遵命文学 。鲁迅晚年的左倾 ,可以看做是从民粹主义的角度对进步政党的靠近,但他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他决不会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决不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批判武器。他对现实的揭露批判 ,既可以指向腐败专制的国民党政府,也可以指向要进步要解放的革命阵营内部。他对国民性与权力者的批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事实上他这种批判 ,是绝不允许在革命成功后以及革命阵营内存在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

她原籍是海南省文昌县 ,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 。她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 ,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 、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 ,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 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力 ,英勇奋斗,在 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于1950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1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 。1952年,她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在长期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她为反对侵略战争 ,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进行不懈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受到广泛的崇敬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1981年5月8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宋庆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29日 ,因病在北京逝世。

宋庆龄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保健机构 ,在我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 。她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为我国各民族人民所敬仰。她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祖国统一。

宋庆龄的名字和成就 ,将永远为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以及全世界各国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所追慕 。

关于“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诗瑶琴]投稿,不代表洁臣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net/jiechen/1466.html

(11)
诗瑶琴的头像诗瑶琴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诗瑶琴的头像
    诗瑶琴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洁臣号的签约作者“诗瑶琴”

  • 诗瑶琴
    诗瑶琴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翁贝托·艾柯(...

  • 诗瑶琴
    用户092703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美的历史的作者简介》内容很有帮助